事关就医托育 这场发布会释放重磅信号

央视新闻
浏览量

国家卫生健康委1月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取消门诊预交金、规范住院预交金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3月起,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将住院预交金降至同病种医保患者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具体分两方面改革。

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限时清退患者已缴纳的门诊预交金

·持续优化门诊收费流程,患者在门诊就医时,可以自愿选择支付方式。

·针对老年人等确有门急诊预交金需求的群体,急诊、急诊留观、门诊手术、急诊手术等情形,在患者自愿前提下,医疗机构可预收费用,避免“一刀切”。

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低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

·根据住院患者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结算类型、患者医保类型和报销比例等因素,参考同病种前3年度实际发生的次均住院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合理确定住院预交金额度。

·要公示常见病种预交金收取额度,接受群众监督,充分保障患者知情权。

改革后,住院患者的预交金有啥变化?举例说明↓

假设某医院经测算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某病种过去三年平均住院费用是9000元,医保报销后个人平均自付的费用是3000元,该医院向该类患者收取的预交金就不得超过3000元。

2025年底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

为实现到2025年底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的目标,国家卫健委将采取以下措施。

·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委全面梳理本省尚未提供儿科服务的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情况,定期调度儿科设置和医疗服务提供情况。

·通过派驻专家、远程医疗、医联体合作等方式,帮助未完成儿科设置的医院尽快填补能力空白。

为县域群众提供血液透析服务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有约90%的县医院具备血液透析服务能力,近十年,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2025年目标,将常住人口超过10万的县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

目前,共有72个常住人口超过10万的县,其县级公立综合医院没有开展血透服务。具体将从以下三方面解决。

硬件

·为部分县医院设置血液透析室,配齐血液透析机等相关医疗设备。

·为设备陈旧、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的县,进行设备更新、增配。

人员

·有计划地组织血液透析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延伸到县医院。

·组织开展帮带培养县医院人才,选派有潜力的医务人员至上级医院进修培训。

监管

·对县医院血液透析室,特别是新开设的透析室,开展质量监督、管理和控制工作。

推进临床常用检查结果互认

2025年目标,地市范围内医疗机构间互认检查检验项目达到200项。

从全面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服务模式;加强临床检验、放射影像、核医学等相关专业质控组织(中心)建设等方面落实检验结果互认。

提供心理、睡眠援助

·2025年,每个地市至少有一家公立医院提供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服务。

·设置“12356”作为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短号码。

目前,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西等地已经开通,其他省份也在积极推进,能够实现5月1日前投运。

让无偿献血者“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

为给献血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血费减免服务,国家卫健委将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实现军地献血信息互联互通。

依托“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小程序,实现在线办理跨省异地减免血费。目前,平台已上线运行。

全国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

国家卫健委围绕群众在托育方面的急难愁盼,指导各地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托育建设,实现国家“十四五”规划目标,2025年千人口托位数4.5个,全国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