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需“对症下药”

原创 杭州网
浏览量
作者:余文杰

近年来,随着电动车自行车使用增多,部分地区暴露了一些治理难题,如违规停放突出、非法改装频现、安全隐患增多等,亟待各地监管部门引起高度重视。

违规停放突出。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小区的楼道口还是热闹的公共场所,电动车随意停放的情况比比皆是,有的横在通道中间,阻碍了行人的正常通行;有的占用人行道,给行人带来诸多不便,还影响了城市的美观和秩序。

非法改装频现。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已超过3.5亿辆,而因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正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一些城市,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甚至占到了所在城市事故总数的50%左右。这些数据触目惊心,警示我们必须正视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带来的安全问题。

安全隐患增多。近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目前已达3.5亿辆。在方便群众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火灾及出行安全隐患。近几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激增,由其带来的各类社会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交通事故高发、火灾隐患增多等,给城市治理带来了一定困难,需重视。

对此,有关部门在治理中需“对症下药”:首要任务是健全完善监管机制。相关部门需加大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域的巡查力度,迅速响应并纠正违规停放行为,同时实施相应处罚,以确保监管机制的有效运行,维护公共秩序与安全。其次要强化法律法规建设。需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界定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的范围与责任,加大惩处力度,从源头上遏制非法改装行为,确保城市骑行安全,维护交通秩序与公共安全。最关键还是要提升车主安全意识。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强电动自行车车主的安全和法律意识,促使他们主动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